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播出后獲觀眾暖心回應(二)
2022年清明節前夕,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繼續延續,攝制組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傳承的力量》清明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響熱烈,參與節目錄制的廣大師生紛紛發來觀后感,以下是云南省南華縣民族中學師生的精彩感言,一起來看——
第二站
云南省南華縣民族中學
李美榮(南華縣民族中學 黨總支書記、校長)
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經歷過考驗的民族文化。 傳統文化之所以成為傳統,是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對國人的思想、行為都有著指導意義。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精神的代表,傳統文化可以讓國人找到歷史歸屬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世界人民對中國的認知度。
45分鐘的視頻,我完整地看了兩遍,深有感觸。尤其當我看到南華縣民族中學的“阿卡舞”“月琴”“祭奠先烈”時更是深感震撼。這種文化的傳承,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每一個參與者,達到了在學校教育中,德育與美育的雙重提升。南華縣民族中學除了節目中所涉及的彝族歌舞之外,還有武術、陀螺、摔跤、大刀舞、跳菜等多個傳統體育舞蹈項目。
學校將以此次參與《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的拍攝為契機,在現有的“阿卡舞”文化傳承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挖掘其他項目的文化價值和內涵。打造新的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并加強文化陣地的建設,發展項目入口,進一步推動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使學校師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上、理論上、制度上及文化上更加自信。
南華縣民族中學感謝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阿卡舞”彝族歌舞的鼎力支持!學校有責任、有義務把即將面臨失傳的“阿卡舞”在一代代年輕人中傳承并發揚光大!
錢國瓊(南華縣民族中學教師)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讓我重新理解了“傳承”這一詞語的含義,傳承既存在于人與人之間,又存在于家族、學校及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之中?!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繌膶W校體育藝術教育的角度切入,但絕不是以“輸入式”或“說教式”的方式來表述,更不是刻意去展現傳統文化,也沒有停留在口頭上強調傳承的重要性和價值觀,而是通過各個學校、眾多師生具體真實的活動,從校內到校外,以學生的“承”為主體,老師的“傳”為主線,集中展現了全國6所學校體育藝術的優秀成果。這不僅是對學校的一種極大宣傳,也是對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種肯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僅僅回味是顯然不夠的,其目的就在于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像花兒一樣,在七彩陽光下一茬茬生長——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學校作為傳承與學習的主陣地,我們理應充分發揮它的作用,讓學校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熱土。作為教師,更應該深入淺出地引導著學生,不光要教會他們動作,更要把他們培養成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傳承者。讓他們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那永不泯滅的民族之魂!
錢國麗(南華縣民族中學教師)
學校教育承擔著文化傳承的使命,怎樣才能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很多課程都可以作為載體,但最有顯示度的,可能就是體育和藝術。將民族體育、民間體育,民族藝術、民間藝術跟學校教育真正結合起來,讓學生跟我們自己的文化有一種親近感。同時,能夠感悟到通過體育和藝術形式呈現出來的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真正體現中國文化的價值理念。
集中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果,《傳承的力量》清明篇是其中一個重要形式,在清明節為我們上演了一道文化大餐。在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跳“阿卡舞”、唱彝家山歌、祭奠先烈、誦讀經典這些精彩紛呈的活動,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使其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將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優秀成果進一步“升級”。
而今,“阿卡舞”更應該走向社會,成為彝族人奮發進取精神的象征,作為教育者的我,更要將這種文化精神傳承至每一位學子身上!
李連順(南華縣民族中學學生)
這次《傳承的力量》清明篇,有力地弘揚了彝族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阿卡舞”,知道彝族傳統文化“阿卡舞”的存在。作為南華縣民族中學的一份子,這樣的展示可以更好地延續傳統文化。南華縣民族中學傳承的彝族文化“阿卡舞”詮釋著我們的初心與夢想,將化作一股力量推動我們前行。
我是校園傳承人,我要好好學習,把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羅新瑞(南華縣民族中學學生)
通過觀看《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我了解了更多關于清明節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清明傳統文化,在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國校園得到傳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并盡心盡力地將它傳承下去,或許這就是傳承的力量?!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屛覍χ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充滿了信心。
我覺得“阿卡舞”的音樂特別好聽,舞蹈也特別歡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我希望“阿卡舞”能被更多人知道。
朱俐(南華縣民族中學學生)
2022年4月5日播出的《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講述了各個學校傳承清明傳統文化的活動,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南華縣民族中學的“阿卡舞”。學校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通過推行“阿卡舞”,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體會到“阿卡舞”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學校通過建設“阿卡舞”團隊,看到了傳承“阿卡舞”這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進而決定開展相關的課程,建設及擴大“阿卡舞”的影響力。這些年來,南華縣民族中學始終在校園開展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也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阿卡舞”是一項很吸引人的體育舞蹈,有很多學生在入校前并未了解過“阿卡舞”,進入校園后,因“阿卡舞”團隊的招新才認識到這一舞蹈?!鞍⒖ㄎ琛标爢T們能夠堅持訓練,都是因為這支隊伍的凝聚力。堅持、團結、努力的這些精神品質就是我們傳承傳統文化精神的具體體現。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并將它傳承下去。我非常喜歡“阿卡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種舞蹈?!鞍⒖ㄎ琛笔且豁椆爬系姆俏镔|文化遺產,讓其發揚光大,是我們這些后輩應該做的事!
周建蕓(南華縣民族中學學生)
觀看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后,我感受到了各地清明節不同的文化底蘊,武術、禮儀、舞蹈,各有特色。同時,也感受到了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的“傳承”方式,但大家都是在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希望這份力量可以一直延續、流傳下去。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并將它傳承下去。我非常喜歡“阿卡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種舞蹈!
彭婭楠(南華縣民族中學學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個流傳久遠的民俗節日—— 清明節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云,它傳承著祭奠先烈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雨的洗滌中歷久彌新,如一道永恒的彩虹,映照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國度。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讓我對傳統節日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四月份,我參加了《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拍攝,我和我的隊友飾演了其中一小段的主人公。在節目中,我深深感受到“阿卡舞”不僅是一項體育舞蹈項目,還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的一項風俗,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能讓更多人了解到“阿卡舞”這項傳統藝術,我感到很幸運,也希望我們的隊伍在未來能夠更好地發揚這項傳統藝術。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我希望自己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道路上,秉承著鍥而不舍的精神,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