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播出后獲觀眾暖心回應(五)
2022年清明節前夕,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繼續延續,攝制組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響熱烈,參與節目錄制的廣大師生及家長紛紛發來觀后感, 以下是云南農業大學師生的精彩感言,一起來看——
第五站
云南農業大學
周玲(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教授)
我看完《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感觸頗深。節目展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果,其中民族茶文化、陶藝文化、客家山歌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通過“教”與“學”來實現傳承,內容吸引眼球,拍攝角度較佳,講解透徹,讓觀眾在短短幾分鐘內了解了傳承的精彩內容。此外,節目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生動有趣的故事,指引著學生們熱愛傳統文化,并從中領悟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內涵。少數民族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傳承的力量》給予宣傳,對加強茶文化建設,增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作用。
節目成為校園文化傳承與交流的平臺,作為教育者,我們將更加努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培養新時代的傳承人。
劉春艷(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教師)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親近自然和禮敬祖先的意義?!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繌牟煌囊曈X展示了中國多元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了諸多元素,如客家文化、月琴、武術、陶瓷、茶文化等,讓人們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著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書歌詞。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人的性格特征和為人處事之道。作為一名高校茶學專業教師,我深知肩上的責任與使命。我不僅要教會學生識茶、辨茶、制茶、泡茶、品茶,還要指引學生在學茶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保持初心(愛茶之心、謙恭之心、敬畏之心),彰顯茶人素養,更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為中國的茶產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成為中國茶文化的傳承者。
鄧秀娟(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教師)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極為璀璨耀眼的明珠,也是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通過唯美的鏡頭畫面,帶領大家走進云南農業大學。在“成人茶禮”中,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白族三道茶“民族茶藝”中,我體驗到了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魅力;在“明前采茶”和“手工制茶”的茶事環節中,我領悟到了茶的自然之美、工藝之奧、風味之秘、養生之效和變化之妙。
作為一名茶學教師,我真切希望能夠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元化的形式,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茶,以茶養生,以茶修身,傳承民族文化瑰寶,樹立文化自信,共同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李貴昌(云南農業大學19級茶學二班學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盛大的春祭節日,是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傳統節日。茶與清明節息息相關,清明茶是清明時節采制的茶葉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茶文化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見證,身在新時代,我們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茶文化精神,書寫新時代茶文化。
周婷(云南農業大學19級茶學二班學生)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觀看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更迭,傳統文化在時光的長河里熠熠生輝。學校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平臺,文化的傳承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越王禮、客家山歌、彝族山歌、月琴、阿卡舞等優秀傳統文化在學校里通過老師傳承給學生,然后輻射到社會。這些傳統技藝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弘揚傳統文化。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時代精神。
王秋雨(云南農業大學19級茶學二班學生)
看完《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之后,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加敬畏,感慨祖先為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民族文化。不管是客家山歌,還是彝族山歌,都凝聚了祖輩們對生活真誠的愛。無論是陶藝,還是茶藝,都體現著祖先們依靠自然創造的智慧碩果。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奠祖先、緬懷先輩的節日,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一代接著一代,積淀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歷史文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值年輕的我們,接過傳承的接力棒義不容辭。
廖海清(云南農業大學19級茶學二班學生)
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不懈動力。
觀看了《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之后,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茶學專業的學生,我應繼承茶文化、傳播茶文化,享受茶文化給我帶來的無盡樂趣。茶文化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土壤,為弘揚傳統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雀江云(云南農業大學19級茶學二班學生)
清明細潤四月雨,攜手共傳文化炬??赐辍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亢?,讓人思緒難平。文化是聯系萬千百姓的引線,更是一個民族無法割舍的情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吾輩勢當躬行。
禮儀、武術、陶瓷、舞蹈、歌曲等文化都是各民族人民在生活演變后,留下來的寶貴財產。它們如同一顆顆火苗,散落在各地,由年老的一輩小心地呵護著。今日,年輕的一輩,將接過掌心火,匯成萬千燈。傳統文化的火苗不會滅,璀璨的光輝將照亮千萬里,照進每個人的心里。
從小學到大學,從課堂到課外,上承師恩教導,下接社會尋常。傳承文化的氛圍,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漸趨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所折射出來的力量,振奮人們的精神,豐富人們的世界,堅定人們的信仰,督促著人們要時刻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茶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它不單是一種飲品,茶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千年形成的茶文化是我們茶學生所必須學習和傳承的。我們有義務讓世界更好地知曉中國茶,了解中國茶文化。通過茶文化,讓外國友人看到中國人的誠懇、清醒與坦蕩,從而使中華文化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風一更,雨一更,萬語難道歷史韻,千言難敘中華情。山一重,水一重,千里不滅傳承火,萬里永明中華燈。
焦婷婷(云南農業大學茶學研究生)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是主要陣地?!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客ㄟ^不同學校、不同階段的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學習展示,體現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傳承。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對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成人茶禮”這一幕印象尤為深刻。茶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看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意識了到作為一名茶學學子應有的義務與擔當。通過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闊我們的視野,樹立我們的文化自信,啟發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