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播出后獲觀眾暖心回應(六)
2022年清明節前夕,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繼續延續,攝制組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響熱烈,參與節目錄制的廣大師生及家長紛紛發來觀后感, 以下是惠州學院師生的精彩感言,一起來看——
第六站
惠州學院
彭永宏
惠州學院黨委書記、校長
2020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作為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作用。
觀看了《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后,我感覺很振奮,也很榮幸。在這么一個傳統節日里,全國各地的學校,打破時空界限,用各自的方式緬懷英雄、追思親人。我們既是見證者,又是親歷者。學校將以參加此次拍攝為契機,進一步打造“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發掘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熏陶學生,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情懷,實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目標。同時,作為惠州市最高學府,我們將發揮地域文化、人才和科研創新等優勢,既在校園內傳承好以“龍門農民畫”為代表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又引領地方基礎教育和文化部門,共同推進惠州市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實現“傳承在校園,輻射帶動全社會”。
羅川山
惠州學院校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廣東省監委駐惠州學院監察專員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以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越王小學的童聲歌謠《越王謠》為開篇,最后描繪了惠州學院教師依托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編寫教材和以畫承情、厚誼贈書的場景。節目看完后,讓人回味無窮。
惠州學院作為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肩負著傳承好、發展好“龍門農民畫”的歷史重任。為此,學校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整合以美術專業教師為主、多學科協同的教學團隊,校地協同,完善了大、中、小學藝術工作坊一體化建設格局,開發了基礎教育教材,構建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體系。接下來,針對“龍門農民畫”理論研究有待加強、傳播手段較陳舊、傳承工作后繼乏人等問題,學校將繼續依托基地建設,推動“龍門農民畫”走進課堂、走進社會、走上國際舞臺,實現“龍門農民畫”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車小真
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
隨著《東方紅》背景音樂的響起,看到《百年夢想》龍門農民畫長卷緩緩展開時,我著實被震撼了。這幅農民畫長卷長2021厘米,寓意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征程;高71厘米,寓意著中國共產黨的生日。長卷描繪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中,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配以背景解說詞,讓這幅畫栩栩如生。
多年來,學校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以及當地特色的傳統節日文化為載體,開展緬懷先烈、探究歷史、品鑒風俗美食、誦讀詩詞、欣賞畫展、文藝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校園活動中,使同學們在活動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依托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打造品牌,不斷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盧霏霏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黨總支副書記
清明是中國的節氣,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恳郧迕鳛橹骶€,展示了廣東、云南等不同省份、不同民族、大中小不同層次學校的文化傳承情況,從選材、畫面到文字創作無一不精。節目的精心選擇與用心制作,既讓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繼2021年7月《傳承的力量》七一篇節目后,我們的傳承項目——“龍門農民畫”再次亮相2022年《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作為基地項目的參與者和節目拍攝的親歷者,我既高興,又自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將繼續依托傳承基地,借助“龍門農民畫”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開展隱性思政教育。通過工作坊、社團活動等,形成“傳承性學習與專業化實踐相結合”的實踐育人模式,為學院人才培養服務,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李曉斌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百年夢想》節目展現了嶺南地區農村的發展歷史,以圖像的形式,一點一滴記錄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深刻變化。如何有序、有效、持續地傳承發展下去?這是當前地方文化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葜輰W院作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養未來人民教師為己任,在教學中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以點帶面,實現全方位覆蓋。把文化的傳承引向基礎教育,在中小學開展教學,培養“龍門農民畫”文化傳承的新苗。
作為中華兒女,在清明節,我們祭奠祖先,表達對先人的崇敬之心。 作為高校的教師,我們應思考如何有效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李泓
惠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
看完了《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我感到無比的自豪?;葜輰W院的老師為“龍門農民畫”編寫基礎教材,送課下鄉,送教下鄉。傳承的故事在惠州學院上演,發生在我身邊。我相信在未來,“龍門農民畫”會享有更高的知名度,我們要為傳承“龍門農民畫”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漫容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生
當《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播出“龍門農民畫”《百年夢想》的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夢想傳承的力量?!褒堥T農民畫”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的發展歷程,真切又清晰的歷史聲音和畫面感動了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不斷地繼承與發展,通過對“龍門農民畫”的推廣,要讓更多人感受到“龍門農民畫”的魅力,從而參與到“龍門農民畫”的創作隊伍中。
鄒佳熙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生
通過觀看《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我深刻地體會到傳承“龍門農民畫”文化已然成為我們校園之風。學校舉辦“我們的節日”活動,讓我們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學校通過繪畫的形式緬懷先祖,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每個地域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對先人的敬畏之情。
謝立童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生
清明節自唐宋后盛行,并延承至今。通過觀看《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我不僅了解了“龍門農民畫”,我還觀看了其他學校的清明篇節目展示,從小學到大學,《越王謠》、《南拳》、《白族三道茶》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在美麗的校園中得到傳承,滋養著每一個學子。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愿意接過接力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吳坤泰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生
參與此次《傳承的力量》清明篇節目的拍攝,讓我感到特別幸運?!秱鞒械牧α俊非迕髌澞孔尭嗟娜肆私饬恕褒堥T農民畫”,為“龍門農民畫”的傳承注入了一股新力量。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不能只停在口頭上,要落到實處,跟隨老師的指引,為“龍門農民畫”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