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區:深化“四眾三貫通”金牛模式 打造西部校園足球樣板區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展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大力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著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著力構建科學、完善、高效育人體系,著手教學、訓練、競賽、保障等關鍵環節,以校園研訓為主陣地,以分級競賽為主渠道,以教體融合為主抓手,堅持教會、勤學、常賽,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總體情況
2015年、2018年先后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首批“滿天星”訓練營,金牛區內現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50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22所,在校園足球工作推進中探索形成“四眾三貫通”金牛模式。金牛區在教育部舉辦的兩次全國表彰活動中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優秀試點縣(區)稱號2次、優秀“滿天星”訓練營1次。
二、主要做法
(一)匯聚“四眾”構建新體系。
1、匯眾智創新教學體系。一是堅持育人導向。落實《金牛區落實“五育并舉”構建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實施方案》等頂層設計要求,以學校體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引導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近年來,金牛區域學生體質健康的優良率和達標率持續升高,2019、2020、2021三年合格率分別為97.91%、98.15%、98.45%,三年的優良率分別為56.26%、57.43%、63.11%。二是致力課程完善。堅持國家、地方、校本課程“三階同心”,注重區級地方課程普及化與校本課程特色化相結合,編寫教材《校園足球》,截至目前聯合四川教育出版社已出版3萬余冊。針對足球教學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強等問題,組織編撰《幼兒足球活動大全》等普及讀本,深受師生的喜愛。三是強化科研引領。參與省級特色學校評價標準制定和實施,研發《區域最佳陣容選拔標準》《區域特色學校工作年度考核標準》《小學足球“課課賽”教學模式》等10余項校園足球科研成果,為優秀隊員如何科學遴選、特色學校如何標準建設、每周1節足課如何高效落實等提供了具體參考,廣泛輻射省域同行。
2、匯眾力創新訓練體系。一是加強專業合作。同青訓機構和高校合作,構建2個“滿天星總營”+48個“滿天星分營”訓練體系,形成男女隊伍“雙龍頭”引領,分營隊伍均衡發展的良好局面。打造校級、片組級和區級等多層級遴選渠道,解決隊員選拔覆蓋面小、連續性弱等問題。二是優化訓練頻次。落實“滿天星”建設基本要求,科學搭配訓練基礎與競賽關鍵,開展不少于2次/周的訓練和不少于1次/周的競賽活動。三是創新訓練處方。借力足球數字化系統,根據收集的隊員比賽與訓練數據,結合隊員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與技術能力等特點生成訓練處方,開展符合生理、心理機能的訓練。四是實施“星火人才計劃”。建立校園足球巡視機制,打造校園足球金?!扒蛱健标犖?,廣泛爭取熱愛足球的家長、球迷等熱心人士支持,在近三年的活動中,共推薦1500余名學生參與到區級最佳陣容的遴選之中。五是實施“校園足球圓夢計劃”。實施校園足球“微光行動”,遴選40名涼山州布拖縣彝族女童走出大山到金牛區學校駐學、駐訓,目前已培養出3名國家一級運動員,向省級梯隊輸送5名女足隊員。2021年,這批女足隊員先后代表涼山州參加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和“巴蜀雄起杯”分別榮獲女子乙組第五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金牛區通過校園足球開展的扶貧、扶智工作,為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家庭女童改變自身和家庭命運發揮了積極作用。
3、匯眾能創新競賽體系。一是構建全域參與的班、校、區三級聯賽,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二是匯聚體育、教育和行業人員,組建優勢互補的“融賽事運營團”。三是每年組織“金苗”“金教”“金冠”品牌賽事活動,覆蓋增強興趣、普及推廣、精英提升三個層級,形成“三級三品”的金牛校園足球賽事體系,吸引成都市80%的主城區及部分郊縣代表隊報名參賽,其中“金教杯”更是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區縣級賽事。2015年至2021年區級賽事參賽學校從20所增長至60所;參加隊伍從20支增長至420支;參加學生數從240人增長至4000余人;比賽場次從40余場增長至970余場。
4、匯眾資創新保障體系。一是完善組織機構。構建區校足辦統籌,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校園足球議事委員會、校園足球監察委員會有序參與的“一室三會”組織機構,從目標制定、過程實施、績效監管等方面進行專業指導與實施,建立了專項工作專題討論,專家引領專業推動的科學推進模式。二是健全管理機制。制定《校園足球服務青訓機構庫管理細則》等管理文件,通過“雙選”方式引入青訓俱樂部與學校全覆蓋簽訂訓練合作協議。三是強化師資培養。2015年至今,組織參與國家、省市、區級培訓1636人次,培養專兼職校園足球教練員612人,其中B級教練8名、C級教練18名、D級教練125名。四是加大經費支持。每年匹配500萬元以上區級專項資金用于開展校園足球,2020年投入2000余萬元對區域內22塊學校足球運動場進行改擴建。
(二)堅持“三貫通”開創新格局。
1、構建“15年一體貫通”培養體系。圍繞中小幼“一貫育人”機制建設,將普及重心向學前階段延伸,探索校園足球特色學?!笆迥暌惑w化培養”模式。以幼兒階段興趣化、義務階段基礎化、高中專業化為目標推進,打通“選拔、培育、使用、推薦”路徑。目前,以成都鐵中和成都十八中為龍頭的男女足優秀隊員十五年一體化成長體系均已建成。
2、構建“五階一體貫通”培育體系。開創金?!?—2—N”滿天星遴選模式,即2個聯賽(金教杯、金冠杯)推薦,2項考核(技術能力、比賽能力)篩選和N項內容(進攻、組織等位置的多種考核內容)評優,暢通“特色?!柧殸I—區隊—省市最佳—全國最佳”人才遴選渠道。2018年以來,金牛區238人入選省市最佳陣容,15人入選全國最佳陣容,其中小學段4人,中學段6人,高中段4人。
3、構建“家校社一體貫通”榮譽體系。依托校園足球聯賽開展年度慶典活動,每年設置43項學校團隊獎,45項隊員單項獎,8項社會團體獎,2項后援團隊獎等,將多方參與主體納入表彰范圍,持續拓寬校園足球活動參與面、表彰面、宣傳面。
三、成效和亮點
(一)形成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組織開發了適合各學段的地方教材《校園足球》,編印了重點針對幼兒和小學階段的普及讀本《幼兒足球活動大全》《幼兒足球游戲》《小學足球》等。統籌協調校內足球場72個,校外足球訓練基地8個,為全面普及培養特長提供豐富的平臺資源。
(二)打造了有效的競賽體系。
按照線面結合、分級實施總原則構建全域參與的班、校、區三級聯賽。打造三級三品賽事體系,組織“金苗”“金教”“金冠”品牌賽事,目前已組織了6屆金教杯,3屆金冠杯,1屆金苗幼兒足球嘉年華活動,吸引了16000余人次參與,發現培養了300余名精英人才。
(三)建設了專業的師資隊伍。
一是構建了國家、省、市、區四級培訓體系,支持鼓勵體育教育參加足球培訓,近年來體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足球培訓1636人次;二是積極整合高校和專業機構資源,邀請足球專業人士深入學校進行指導。目前已同3所高校、8家足球青訓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邀請100余名足球專業人士參與指導。
(四)構建了高效的協同機制。
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校園足球的重要意義,爭取家長的認同和支持。目前,金牛區校園足球人口已達8萬余人,其中注冊人數近4000人,居成都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注冊人數前列。強化教體融合,實現資源互補。目前教體協共建立8個訓練營,構建“集中練、分開學、固定賽”的學練賽機制,為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提供了豐富的平臺。
未來五年,金牛區將結合《金牛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繼續深化校園足球改革創新模式,把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突破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培養中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更多懂足球和會踢足球的數學家、化學家、律師、法官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實現中國足球夢想騰飛貢獻金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