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突破傳統束縛,上海這場音樂會讓觀眾“看了一篇武俠小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指導,上海民族樂團和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出品的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二輪駐場演出收官。時尚與傳統融合的海派民樂體驗,打破傳統國樂想象,帶給觀眾們無限驚喜。
“老外講故事”俱樂部的成員們來到《海上生民樂》的現場,有人直呼“仿佛看了一篇武俠小說”?!疤盍?!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幾個曲子是將古老的樂器和現代的樂器放在一起,把西方的樂器和中國的樂器放在一起。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樂器放在一起,也可以演奏出好聽的音樂!”一名俱樂部成員說。
圖為“老外講故事”俱樂部成員到《海上生民樂》后臺與演員交流,上海民族樂團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海上生民樂》如今已成為上海四大品牌打造中“上海文化”的亮眼成果。而這部國風音樂,也成為新一代青年藝術家成長的舞臺。他們突破傳統束縛,創作了一部青年人喜愛的網紅國風音樂。眾多青年觀眾慕名而來,在音樂廳欣賞演出,漢服打卡,文創購買。
圖為《海上生民樂》演出現場,上海民族樂團供圖
“本輪駐場演出連續19場,周一到周日無休。我們看到一個很可喜的現象,這一輪周一~周三這種非演出黃金檔的日子,觀眾購票依舊非常踴躍。觀演前后購買文創產品也成了’海生’迷們看演出的標配!”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說。
《穿越》是《海上生民樂》中一首比較特別的作品,將嗩吶與多種當代曲風跨界融合。樂團演奏家姜峰與閆晉龍,面對每場不同的觀眾,嘗試做出改變,不斷尋求突破?!懊看蔚桥_都會加深我們對這首樂曲的認識,希望通過不斷優化音樂處理和舞臺表演,讓每場演出都充滿新鮮感?!苯逭f。
在《虞兮》中,不同人物角度的全新演繹,讓樂曲煥發別樣的藝術魅力。樂團琵琶演奏家李勝男介紹,去年俞冰演繹的版本更具男性的霸氣與剛毅,而這次的《虞兮》更多則表現了女性柔中帶剛的氣質,不管從演奏法還是舞臺氣質都有了新的調整。
圖為演員與觀眾交流,上海民族樂團供圖
“早在去年,樂團琵琶聲部就開始探討虞姬視角下樂曲的新特點與亮點?!崩顒倌姓f,自己和同事們從上臺時握琴的姿態到走路的速度,都細心揣摩虞姬的心境,盡量精雕細琢。
樂團打擊樂演奏家蔣元卿在本輪駐場中,擔任了五首作品的演奏聲部,掌握了更加豐富的打擊樂器與演奏技巧;樂曲《蜂飛》融合了二胡、韶琴、阮、笙與打擊樂,不僅需要五位青年演奏家極致展現自己獨奏炫技片段的“颯爽”,更需在重奏時將五種樂器合五為一,呈現野蜂飛舞的玩趣。
《海上生民樂》藝術總監羅小慈也被青年演員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臺前幕后演職人員的那份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讓我感動,也感受到對民族音樂事業的一顆敬畏之心。熱愛、敬畏、守正、創新,有這樣的信念,民族藝術會更有長久的生命力?!?/p>
有觀眾觀看后在微信朋友圈評論,“這臺別具一格的音樂會可靜可動,亦俗亦雅,宜古宜今。年輕一代正在突破傳統的束縛,融入自己的創新,讓我們看到他們身上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