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非遺傳承人的青春答卷
2022-10-09 作者:潘志賢 郭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黃河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因制作技藝復雜,曾消失數百年。1991年,張慧的父母張存生和王玲歷經131次失敗恢復了黃河澄泥硯制作工藝。因從小生活在鄭州的黃河岸邊,跟隨父母學習黃河澄泥硯的制作技藝,張慧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了黃河澄泥硯的傳承,如今她是河南省非遺項目黃河澄泥硯的第六代傳承人。
一筐黃河泥,是她從小最熟悉的玩件;一塊澄泥硯,是她父母畢生的心血。父輩復原,子輩推廣,如何將黃河澄泥硯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和推廣下去?張慧用韌勁、穩勁與拼勁,交上了一個非遺傳承人的青春答卷。
為給傳統非遺注入新的活力,張慧已做了100多場公益培訓,并培訓100多名聾啞大學生利用黃河泥制作黃河文化文創,引得很多華僑購買這些“來自母親河的禮物”做紀念。張慧說,“我對黃河有很深的感情,做好黃河澄泥硯的傳承與創新,就是做好了黃河文化的傳承?!?/p>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郭秋林 視頻:郭秋林 拍攝/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