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傳統文化 延續紅色基因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五屆《傳承的力量》2022年七一特別節目播出,來自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的老師、同學們通過參與體育藝術活動的方式,共同慶祝黨的生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7-01 16:14:26 -
端午節,看00后花樣傳承
粽葉飄香傳萬里,端午佳節又來臨。端午節是最早出現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五屆《傳承的力量》端午節特別節目中,“吃粽子,掛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端午佳節特有的傳統習俗,將在特別節目中和大家見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4 15:09:55 -
南京中醫藥大學 《佳節月明》京劇名段聯唱
提起中秋節,你會想到什么?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念之情?還是每逢佳節高懸空中的那輪明月?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帶來 京劇名段聯唱《佳節月明》,這個節目選用了兩段戲劇經典選段,一則是《嫦娥奔月》“再難回”選段,二則是《太真外傳》“拜月”選段。同學們借此表達了團圓和美的中秋祝福。學校通過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活動,啟迪著中醫青年的德雅之美。一起看看他們帶來的京劇聯唱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10-24 18:00:45 -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下東浦學?!队^燈》
我們發現,在往期的特別節目中,戲曲已經成為各大中小學校開展美育教育的重要元素。接下來我們走進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 下東浦學校,欣賞同學們帶來的經典潮劇曲目。作品以經典曲目《正月點燈籠》和《觀燈》為主線,展現了同學們學習潮劇、排練潮劇節目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跟隨鏡頭,一起看看他們是如何通過體育、藝術教育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10-24 18:00:18 -
山東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晨光曲》
如果說中秋佳節賞月時,除了象征圓滿的月餅和甜滋滋的水果必不可缺外,一家人闔家團聚時,共同欣賞一段優美的舞蹈也獨有一份樂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10-24 18:00:29 -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實驗小學《錫韻飄香臻美園》
戲劇文化在我國不同地域演繹出了不同的戲劇模式,看過了京劇、潮劇,我們再去看看錫劇。錫劇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實驗小學 讓“錫劇進校園”,希望校園的“一花一樹、一角一落”都成為豐富的錫劇元素,通過“錫劇進校園”進行課程構建、美育觀照,鼓勵同學們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天,江陰市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帶來錫劇表演,以戲劇的方式送上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祝福。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10-24 18:00:13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盛世歡騰》
每逢中秋佳節,我們總是在心中默默許下心愿,但許愿祝福的方式各有不同。今天的特別節目中,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 的同學們將帶來舞蹈《盛世歡騰》,以舞蹈的形式祝福祖國。同學們敲起鑼鼓,他們的鼓槌揮舞,彩綢翻飛,鼓聲如雷,震撼大地,在激昂的旋律中 唱響盛世贊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10-24 17:59:28 -
甘肅遠古彩陶“新解”
蘭州市第三中學成立了甘肅遠古彩陶“新解”藝術工作坊,在校內推廣和普及甘肅彩陶,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也提高了他們對傳統美術的興趣和熱愛。學校以甘肅彩陶燦爛的美術文化為基點,以美術課堂為出發點,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甘肅地方美術文化,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使得地方本土優秀的美術文化得以傳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9:07:33 -
龍舟祈福,香傳故里
佩香囊,便是端午節傳統習俗之一,不但有辟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的作用。一個小小的香囊承載的是中醫藥文化和古老的纖維藝術。中國美術學院是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在端午佳節之際,以香囊為系,發動學院師生及社區民眾,共同創作端午龍舟香囊藝術裝置。讓大家在共同的手工勞作中,去體會中國編織藝術、纖維藝術之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9:07:29 -
國風展演
國風我傳承,青春向未來。眉山市東坡區萬勝鎮初級中學的同學們在端午佳節這天著華服、誦佳作、放紙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積淀了深厚的服裝服飾文化。萬初學子身著華服,通過朗誦經典佳作的方式,傳承著中華少年的精神風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9:07:26 -
芊芊草編 濃濃鄉情
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諸由學校師生帶來草編手工藝展示。在當地,民居、面塑、草編等各具特色的民間工藝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利用豐富的地域特色資源,注重傳統手工藝的開發,編寫了校本課程《傳承民間工藝 裝點美好生活——玉米皮編織》,并成立了草編社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9:01:57 -
三月桃花
報送學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陜西地方戲——“燈碗腔”。特別節目中,作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來自陜西省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的同學們帶來曲目《三月桃花》。腔調委婉、動聽,據說聽者總能隨著旋律不由自主地想起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所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9:01:51 -
竹馬技藝
壽陽大竹馬在2009年被評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民間藝術。壽陽縣第四中學竹馬藝術實踐工作坊的同學們帶來《竹馬技藝》展示。竹馬技藝的傳承,不僅是繼承了遠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表達了師生對“馬”文化的發揚光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8:37:47 -
傳承紅陶非遺古韻
廣西賓陽鐘靈毓秀、民俗風情濃郁、民間文藝工藝豐富多彩,孕育了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賓陽縣的鄒圩紅陶制作已有200多年歷史,至今保留著古老的龍窯古法煅燒技術,被列入了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表達對紅陶制作工藝的熱愛并傳承賓陽本土紅陶工藝,賓陽縣新橋中學成立了南寧市特色藝教賓陽縣新橋中學紅陶工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8:37:44 -
快樂布藝 浪漫生活
2018年,通州區育才中學成立“布藝工坊”,學校以“南通服裝、南通家紡”為研究項目,不斷發揮著工坊的傳承和輻射功能?!澳贤徔?,織布制衣,傳藝傳人”,學校也是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8:29:27 -
宋韻茶香
端午到,艾葉香。千年來,飄香的端午因為屈原的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化為民族的文化與驚魂。翻開歷史的書冊,溯源而上,用一盞“宋韻茶香”祈福端午。吉路實驗學校茗芽茶藝社團的學生們舉行了一場端午茶宴,一場既融合了杭州地方風情,又嫁接了“宋人四藝”的盛會。將藝術中的浪漫、幽雅、精致以“風雅處處是平?!钡姆绞饺谌肷?,賦予宋韻文化獨特的氣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8:15:26 -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的重要習俗之一,宜春學院龍舟隊組建于2006年10月。2015年,龍舟運動被列入了學校的普修課程。龍舟運動的開展,增進了學校師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增長了師生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樂觀主義精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2022-06-16 08:13:01